
【原创】正定天宁寺掠影
正定天宁寺掠影
——石家庄自由行随笔之二十三
从“荣国府”出来,我随即乘上一辆电动三轮车,几分钟后,就到了正定古城的天宁寺。天宁寺里有一座凌霄塔,是今天我要去看的正定古城“四塔一寺”中的最后一座塔。
远远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宁寺那巍峨壮观的牌坊。牌坊色彩绚丽,飞檐翘角,精美的雕刻与绚丽的彩绘相得益彰。蓝色的匾额上,“天宁寺”三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人们宣告着这座古寺的庄严与神圣。
牌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风格,斗拱层叠,造型精巧,展现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穿过牌坊,一条宽阔的石板路延伸向前,两旁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着古寺的过往。
沿着石板路前行,便来到了天宁寺的标志性建筑——凌霄塔。
凌霄塔高高耸立在蓝天之下,塔身造型独特,古朴而庄重。这座塔始建于唐代宗时期,虽历经千年风雨的侵蚀和多次战火的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艺和智慧。
凌霄塔共九层,外观呈八角形。塔身的砖石结构严谨,每一层的檐角都悬挂着风铃,微风拂过时,清脆的铃声在空气中回荡,为古寺增添了几分空灵与神秘。
塔的底层设有拱形门洞,踏入其中,内部空间虽不算宽敞,但弥漫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墙壁上隐约可见岁月留下的痕迹,仿佛是时光镌刻的印记。凌霄塔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唐代和宋代的特点,塔身的比例协调,线条流畅,既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雄浑大气,又展现了宋代建筑的精细秀丽。
在凌霄塔的周围,还散落着一些石碑。这些石碑有的高大雄伟,有的小巧精致,上面刻满了文字和图案。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天宁寺的修建、修缮以及历代高僧的事迹等。凝视着石碑上斑驳的字迹,仿佛能看到古人的思绪,感受到他们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古寺的珍视。石碑的雕刻风格多样,有的古朴典雅,有的华丽精美,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天宁寺内还有一处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那就是文致和主教及其同伴殉难处。1937年10月9日,正定城沦陷,侵华日军烧杀奸掠,逾万民众躲入天宁寺避难。
文致和主教及其他八位同伴为保护中国妇孺免遭日军污辱侵害,遭日军绑缚,宁死不屈,当晚被残杀焚尸于凌霄塔下。为了纪念这九位国际友人的义举,后人立碑铭记。
我站在碑前,看着碑上镌刻的事迹和殉难者的英名,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敬佩和对战争的痛恨。
除了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和纪念地,天宁寺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古寺的红墙灰瓦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天宁寺的整体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体现了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的对称美和和谐美。
在天宁寺,还能了解到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信息。1982年9月,在对凌霄塔进行修缮前的勘察过程中,于塔基内发现地宫,之后出土了 五十七件文物。其中两件宋代涅白玻璃舍利瓶被定为一级文物,还有多件文物被定为二级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和社会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正定天宁寺,它不仅仅是一座佛教寺院,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宝库。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自然与人文相融。它静静地伫立在时光的长河中,等待着更多的人来探寻它的奥秘,聆听它的故事,感受它那穿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 等43人点赞

精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你没有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