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29号 04点 阅读 10100 评论12 点赞5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递给嗲妹妹一方手帕
年纪大了以后,我渐渐地喜欢独处。现在除了积极参加“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活动,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以及外出自由行之外,我很少再去参加各种同学聚会等活动了,也淡出了手机上的很多微信群。在家里,上电脑、整理照片、码博客、做家务。儿孙们会经常来看望我们。我感到退休生活很充实,好像时间过得很快。
最近,看到老同学发给我的一张同学聚会的照片,又勾起了我在学生时代美好的记忆。这张照片里的一位老同学,依然温和、靓丽。以前,同学聚会的时候,我听到她们都叫她:“嗲妹妹”。
上学时候的嗲妹妹,是属于“没有声音”的女生之一。在班上,嗲妹妹很是文静,只见她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好像会说话似的。
有一天是周六,上课的时候,教室里很安静。大家正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突然,看到坐在我右手一侧另一排,前面座位上的嗲妹妹用手捂住嘴巴,很多呕吐物却从她的手指缝里喷流了出来。可能是她胆小,怕难为情,没敢声张。看到她手足无措、低头无助的模样,让我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抽出随身的一方手帕,应该说是“抛”给她的。她拿到手帕,立即擦拭着嘴边的呕吐物。教室里依然很安静,大家听着老师讲课。事后,她再也没有说什么。
周一的上午,她微笑着默默地把手帕还给了我。这是洗净后,用熨斗烫过、折叠整齐、带有特别香味的手帕。因为这种香味是我第一次闻到,所以记忆很深。
我们所在的那个年代,好像没有随手可得的餐巾纸、湿巾纸。有的是各式各样的布制手帕。男式手帕要比女式的宽大一些,没有花边和花哨的图案,四边一般只有宽窄不一的,蓝色或咖啡色的直线连接成的井字形条纹。
据说,当年我们从学校毕业以后,她被分配在卢湾区日晖港那边的一家百货商店当会计。从此,我再也没有看到过她,也没有了她的消息。
十多年以后,在第一次同学聚会中,我居然认不出穿着风衣、身姿优雅的嗲妹妹。有同学说,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了。给我的感觉,她比学生时代更漂亮、活泼,而且喜欢摆拍美照。眉眼间的神采,反倒比以前更显得年轻。
记得当年同学聚会结束,走出校门以后,在陆家浜路、南车站路口,等待绿灯的时候,我曾经不好意思地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却笑而不答。其实,那时我是真的记不清了。然而,那方手帕上特别的香味,却像刻在了我的记忆里,依旧清晰。
除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之外我喜欢独处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