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撰写的文章怎么压那么长时间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8月29号 05点 阅读 9033 评论12 点赞5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撰写的文章怎么压那么长时间

任华龙

最近我准备发布一篇文章,《天赋、悟性、刻苦与触类旁通 ——学一点<学习心理学>,放入草稿箱里准备发布时,发现选用的报刊素材都是去年的。

 

因而我在811日文章后面作了一点说明:本文是笔者联系实际,撰写的一篇《学习心理学》研究。本文是2024年撰写完成,所有时间以2024年为准。

 

一、好文章需不断修改完善 精益求精是一种精神

 

笔者喜欢撰写研究性文章,在工作期间主要是研究学生、研究学校管理,每年必须要有研究课题,报送区教育学院研究室,不少课题经过评定获取奖项表彰。

有的课题成果修改后发送报刊杂志发表。

 

刚退休不久,两位教育局领导,要求我撰写一篇“研究退休老师的心理”文章。

笔者花了三个月时间深入退休教师家庭、退休老师敬老院,撰写《离退休教师的心理研究与思考》一文,他们把文章送入《上海市退休职工研究会》参加论文比赛。

 

上海有那么多高等院校,包括复旦、华师大名校,老龄研究单位,每次比赛大约四、五百篇文章,我非常荣幸荣获二等奖。

 

然后,区教育退休协会,召开有关省市教育退休联谊会,把笔者撰写文章发送参会代表交流。

 

区政府退管会领导陪伴我去市里领奖,还给我奖励,与市奖励同等。

然后要求我每年撰写一篇论文参加上海市比赛,为虹口区争光,这一下子压力可大了。

 

我反复思考选择写作主题,是研究退休教师生活质量。

先后撰写:《离退休教师的心理研究与思考》、《提高退休教师休闲质量的研究与思考》、《丰富退休教师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的研究与思考》、《退休教师精神赡养状况研究与思考》、《病残子女家庭退休教师状况研究与思考》、《伤残独生子女家庭 亟须社会关注》等文章。

 

撰写此类文章,必须深入退休老师学校、家庭、养老院;研究退休教师病残子女家庭,还需深入老师家庭、参加“阳光之家”活动,与病残孩子家长交朋友……

 

 

     病残子女家长(右1)最担心自己走了孩子怎么办?最近获悉已走了

 

 

           笔者陪伴参加“阳光之家”活动,获取写作素材

 

 

每年完成一篇,可能此项问题研究人不多,或是热门课题,笔者的研究都有具体素材与数据,非常荣幸每次荣获二等奖。

 

                   笔者研究病残子女论文奖状

 

 

笔者学生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国社会学会方法研究会》会长范伟达教授,他知道我一直在研究退休教师生活质量,撰写有关论文,经过《论文评审专家委员会》20位专家审查推荐,把我参加2008年“上海市退休职工论文比赛”获奖论文《提高退休教师休闲质量的研究与思考》一文,推荐编入《“中国调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并提议大会交流,真是无尚荣幸。

 

 

                   范伟达教授主持全国研究会

 

 

           笔者参加《中国调查》学术研讨会,与范伟达会长合影

 

 

 

              参加《中国调查》研讨会邀请函与论文集

 

 

特别是《伤残独生子女家庭 亟须社会关注》此文,引起社会关注与同情,已取得社会效应,政府对病残子女采取扶助措施,获取病残子女家长感谢。

每年一篇文章,撰写草稿一般在三个月左右初步完成,然后有半年左右时间反复修改,好文章需要压一下、反复斟酌与修改,已成了我写作特点。

 

 

二、遵照林放先生教导,写作需要“三三”制

我进入老小孩以后,吴含章主任给我一个任务,要求我“谈谈写文章体会和制作音画的经验。”我撰写一篇讲述《提升讲述能力的几点思考——谈谈写文章体会》。

 

此文中有一项内容,采用我在《上海老年大学》写作班学习,听取杨宝裕老师讲课素材,宝裕老师曾经陪伴林放先生(新民晚报社长)喝茶,林放先生指导他怎么写文章。

 

 

 

                         林放先生

 

 

                杨宝裕老师在《老年大学》讲课

 

 

                笔者与九九网顾问杨宝裕、王国杰老师合影

 

 

林放先生说:一篇好文章必须是“三、三”。

文章写好以后仍需看三遍、改三遍、滤三遍。

“三三”的含义是精益求精态度,是对读者负责精神。

 

我退休后专门撰写论文,一年完成一万字一篇论文,从确定论文的议题、寻找素材,了解与掌握有关政策、开展调研访问对象,然后就慢慢思索撰写、修改、完善。

 

一篇文章完成以后,修改、过滤、压它几天或者更长时间,都是提高作品质量。

 

我感到老年人写作是一种享受,老人要耐得着寂寞,一篇文章几十遍修改和过滤,确保每篇文章质量,会获取朋友们欣赏与喜欢。

 

 

三、现在仍有文章押着 慢慢修改与交流

老小孩朋友都是退休老人,进入老小孩虽然是娱乐,我感到更重要的是“学习”,若你有好的学习方法、保持着优良传统,都能够潜移默化地交流与传授。

笔者至今基本保持二天一篇小作,个别可以交流的习作增加一天。

各人以自己的习惯与能力形成学习与交流的特点。

 

好文章压几天有它好处,有时候好文章需要时间来鉴定,能够经得起各种政策检验,这样的习惯还是有帮助。

 

写作“三三”习惯,一直延续至现在,现在老小孩一篇重要讲述,从设计、思索、撰写、修改,完稿,然后放入草稿箱,每天看一遍,压它一个星期或者更长时间,是对网友负责的精神。

至今还保存着,压着一些时间完成的作品:

《热爱老小孩 永做点灯人》

 

《真正的挚友典范——试析徐开垒与赵丽宏的师生情谊》

 

《补偿心理在职称评定中运用》

 

《浅议学院派与现代派》

 

《浅议良好的心态 ——长寿人具备五大要素之研究》

 

《我的教育专著<教坛心语集>——报刊杂志、电台发布作品汇编》

 

 

 

 

 

 

 

 

         点击阅读《提升讲述能力的几点思考——谈谈写文章体会》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华龙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57 收藏 1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57人点赞

本文作者

华龙

建设一个温馨和谐友善家园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申涛2025-09-01 17:20:18

    文不在多在于精,多思,多改,多删,三思后慎发。向任校长学习。

    举报

    华龙 谢谢国杰老师指导,国杰老师在《老年大学》上课的形象一直保持着! 举报

  • 王继玲2025-08-31 11:08:17

    后面我选了三个微信符号,不知为什么是三个问号,抱歉抱歉,我撤不回来啦

    举报

    华龙 微信的画面,老小孩网站不支持,因此成了?,谢谢指导! 举报

  • 王继玲2025-08-31 11:05:20

    任校长对读者负责任,采取精益求精态度审视自己的作品,是个好习惯!我以前每逢团队活动因为时间紧当晚写了稿件不经审阅马上发出,第二天收到队友们提示,才知道发出去文章有多处不实和错误,于是修改后再发,感觉自己不应该犯这么低级错误,之后我就谨慎了,写好文章至少审查二遍后再发。任校长这篇博文是给写文章者的金玉良言,值得学习、推荐!???

    举报

    华龙 我已经养成这样习惯,一篇文章修改几遍是常事,请教朋友也是对读者负责的精神! 举报

  • 迷你园2025-08-29 21:30:06

    慢I工出细活!赞!

    举报

    华龙 老年人写作是慢工细活,写作一定要为读者着想,林放先生他一天撰写一篇小文,是享受写作的过程愉悦与乐趣。谢谢! 举报

  • 杨克元2025-08-29 16:48:41

    这份看似慢半拍的创作习惯,背后藏着对文字的敬畏、对读者的负责,更凝聚着数十年沉淀的创作智慧。

    举报

    华龙 感谢克元老师精心指导,老年人写作是慢工细活,写作一定要为读者着想,是享受写作的过程愉悦与乐趣。 举报

  • 黄新2025-08-29 14:24:30

    向老师学习!

    举报

    华龙 谢谢黄新老师前来指导,写作是老人的享受! 举报

  • 连生2025-08-29 14:05:52

    任老师在心理学方面有独特的研究。对人对事都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任老师写作态度严谨,“文章写好以后仍需看三遍、改三遍、滤三遍”。所以展现给读者的都是精益求精的佳作,让人读后受益匪浅,在老小孩网上放出璀璨的光芒。

    举报

    华龙 老年人写作是慢工细活,写作一定要为读者着想,林放先生他一天撰写一篇小文,是享受写作的过程愉悦与乐趣。连生老师在写作与音画制作方面都有独特的才艺,坚持下去必有收获!谢谢! 举报

  • 元齐2025-08-29 10:54:54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一遍一遍反复修改出来的,押是思考的过程,催熟的过程!

    举报

    华龙 元齐老师也是写作能手,一篇好文章是必须经过不断思索、设计、修改而完善,写作是老年朋友的享受,谢谢! 举报

  • 郑鼎文2025-08-29 10:33:49

    退休老师写作搞研究,确实是一种享受!我有同感。

    举报

    华龙 鼎文老师与我是同行,在不少写作特点上有它一致性,确实写作是老年人的享受!谢谢! 举报

  • 霜木2025-08-29 08:06:45

    爱家园如痴如醉,耕家园呕心沥血,赞园地笔耕不辍,好文章千锤百炼。老有所为的模范,我们学习的榜样!

    举报

    华龙 感谢霜木老师精心指导。老年人写作是慢工细活,写作一定要为读者着想,林放先生他一天撰写一篇小文,是享受写作的过程愉悦与乐趣。 举报

  • 公主耳环2025-08-29 07:15:03

    华龙老师各类文体有明确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说,有始有终。经典范文!

    举报

    华龙 老年人写作是慢工细活,写作一定要为读者着想,林放先生他一天撰写一篇小文,是享受写作的过程愉悦与乐趣。公主老师兴趣多多,才艺出色,善于思考,不论在写作与音画制作上都有特殊成效。 举报

  • 杂食/老牛。2025-08-29 06:41:57

    早啊!是的。多谢!多谢。多谢!任老师:多谢!多谢。多谢!您,永远是在下学生学习的好榜样的也!多谢。多谢!多谢。很好。学习了。多谢!祝福您:越写越精彩也!多谢。多谢!多谢。任老师!

    举报

    华龙 写作是老年人的爱好与兴趣,写作过程还需要研究读者的爱好,这样两方面结合必有成效!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