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晚年重审美利坚(17)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字体调整: | |

晚年重审美利坚(17)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吕万端


 

 

   

 

 

 

 

    拉斯韦尔(1902-1978),曾任美国政治学学会主席,国会图书馆战争传播研究主任,传播学奠基人之一,《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是其博士论文,被誉为现代美国传播学的开创性著作,从他的5W模型:“谁?说些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引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五大课题,长期影响美国传播学研究方向。

 

 

    为了写作这篇论文,拉斯韦尔到欧洲进行实际考察,访问与宣传及大战有关的学者和官员,到欧洲大学进行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方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宣传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可以读到美、英、德、法各国如何开动宣传机器,美化本国,丑化对手,激励本国,分裂对手,拉拢盟友,打败对手,不仅生动有趣,也有现实警示意义。拉斯韦尔把宣传视为现代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现代战争是在军事、经济和宣传三个战线展开,宣传发挥着十分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其主要思想观点至今仍为美军所奉行并在战争中运用。一战的参战双方是以德、奥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后期美国参战。简略概括书中介绍的美、英、德、法在一战中的宣传技巧。

 

 

    一、美化本国,占领道义制高点。各国战时宣传的首要策略,都是大力论证本国参战的道义合理性,宣传本国是为正义出兵,为和平而战,本国师出有名,鼓动人民参战。书中写道:“每一场战争都必须以抵御危险而残忍的侵略者为借口,战争的起因只能是因为敌人的贪婪,敌人应为战争负完全责任。”(2003年人大版《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第49页)德国宣传战争是为了将德国文明发扬光大,德皇威廉演说:“是他们强迫我们进行正义的防卫,剑是硬被塞进我们手中的。”(57页)法国报纸宣扬参战是为了捍卫道义原则,收复被德国强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我相信正义的力量,也相信在法国进行的文明圣战是永恒的、不朽的、必不可少的。”(58页)英国宣称参战是为了捍卫国际法,履行国际条约,保卫民主国家的和平;三国不约而同地举起爱国主义大旗,去说服工人阶级投入战争,高举彰显上帝荣耀的宗教旗帜,去说服教会支持战争,用收复故土或者征服新的领土,来动员保守爱国者参加战争,用打击竞争对手、开拓新市场为诱饵,鼓动商界支持战争;美国初期中立,通过向欧洲交战双方出售军火,提供贷款,大发横财,后期为维护自身利益,决定参战支持英法,但在宣传中“强调美国参战目的的公正无私和人道主义特性。”(103页)各国都说本国参战堂堂正正,理直气壮。

 

 

    二、抹黑对手,竭尽全力妖魔化。为本国参战披上一层道义面纱后,战时宣传的第二个技巧是极力丑化对方,各国宣传机器都大肆宣扬,对方是背信弃义、凶恶残暴、毫无人性的魔鬼,双方都极力渲染对方犯下的战争暴行,把对立国描述为危险凶残的侵略者,煽动对敌国的仇恨。拉斯韦尔写道:“在美国,协约国组织的关于敌人暴行的宣传非常出色。每一方都在不断地辱骂敌人,美化自己。”(113、115页)“敌对国几乎总是可以被论证成傲慢和轻蔑的,法国新闻界充满了对假想的莱茵河两岸的主宰民族的轻蔑嘲讽” ;(73页)法国媒体报道德国狂轰乱炸,造成大量无辜妇孺伤亡,配上惨不忍睹的尸体和被炸成废墟的村庄照片,宣传敌人的无德、残忍,说德皇就是圣经里先知预言的魔鬼撒旦,把德国的罪恶分成9类:杀害战俘与伤员、抢劫、纵火、奸淫、屠杀、使用燃烧弹和毒气等;而德国则将协约国的罪行编成书籍出版,谴责英法使用达姆弹、虐待手无寸铁的人、采取不人道的战争手法、用飞机轰炸城镇和村庄、使用毒气炮弹等;(78-79页)英国报纸宣传“敌人在其战争行为中是极其残忍和堕落的”,骂德皇是“欧洲的疯狗”。在双方宣传中,对方都是魔鬼,而消灭魔鬼当然是正义的,敌人丑恶,死有余辜。毛泽东1939年就对欧战宣传的欺骗性做了尖锐的揭露:“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82页)

 

 

    三、激励民心,宣传本国必定赢。在妖魔化敌人之后,宣传的第三个方法是向人民灌输本国必胜的信念,双方都宣传本国强大,维系民众战争信心。拉斯韦尔写道:“管理公众的恰当方式是坚持强调我们事业的最终胜利。我们在人员、物资以及外国支持方面的储备要强于敌人。”(94、95页)法国和英国出版书籍,传播德国即将崩溃的消息来鼓舞士气,而德国则散布协约国即将崩溃的信息以振奋民心。甚至散播利用带有神秘主义的寓言,在公众中强化必胜心理,法国广泛流传一个预言,早在1600年基督教就预言,一个名为威廉二世的日耳曼人国王将在他铸造武器的地方投降,战时德皇正是威廉二世;英国人也有类似的政治宣传,在公众中流传一个预言,英国在1914年参加战争,在1915年进行战争,在1916年会将战争升级,并将于1917年赢得战争,断言本国必然胜利。(95、96页)“当时协约国的宣传就是:法国如何伟大,英国如何强大,美国如何势不可挡。”(105页)

 

 

    四、瓦解对手,削弱敌方战斗力。战时宣传工作的第四个技巧是瓦解敌国斗志,通过宣传离间政府和民众关系,使敌国民众怀疑本国政府,破坏对方国内稳定,制造混乱,直至煽动分裂。拉斯韦尔写道:“破坏性操作必须对准的另一个支撑力量是人们对于政府诚实的信任度,如果能够使人们对政府和主战派的宣传产生怀疑,就等于拥有了制造分裂的潜在武器。”(141页)德国正是这样宣传的:“德国充分利用法国国内每一个可能的裂缝,煽动政党与政党,农民与城市人,外省人与巴黎人,工人与雇主,军队与国家,军队与政府以及立法机关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对立情绪。”(146页)不遗余力地煽动法国前线士兵对后方政客、商人和官员的愤怒不满,以瓦解法国;法国如法炮制:“法国在德国散发的一种传单上,有一幅德皇和他强壮的儿子的照片,在战争中他们毫发无损,传单的反面矗立着许多木十字架,标出了他忠诚的德国臣民们最后的安息地”(144页),想方设法激起德国人民对政府的不满;最毒狠招是直接煽动对方国家动乱和分裂,拉斯韦尔写道:“如果能使统治者、统治集团或统治阶层足够可恨,革命就会爆发。”(144页)“这次大战中每个交战国都参与了在国外煽动分裂和革命的危险活动。”(144页)“奥地利试图分裂俄国,德国试图煽动爱尔兰人对英格兰的不满。”(148页)“法国在德国巴伐利亚发表特别呼吁,以煽动南部与北部之间的对立。”(150页)千方百计鼓动敌国民众反对政府,煽动叛乱和分裂,为了打败对手,无所不用其极。

 

 

    拉斯韦尔也对美国宣传手法写了一段:“现在美国人也加入了对德直接宣传,尤其是对德国军队的宣传,他们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宣传美国的力量上。”(142页)炫耀实力,威胁对手,并回顾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也曾散发相同瓦解英军的传单,鼓励英军士兵放下武器:“如果他们弃暗投明,加入美国军队,将每月发给他们7美元,提供大量新鲜的食品,保证他们的健康自由、舒适和富裕,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农场。”(143页)美英德法,国家不同,宣传手段,如出一辙。

 

 

    五、拉拢盟友,增强己方战争力。拉斯韦尔用很长篇幅来说明,战时各国宣传的第五个策略,拉拢盟友,争取中立国;“协约国成功地将自己与美国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119页)不断强调合作的重要,坚持共同的战争目标,保持与盟国的关系;“对战争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经常是中立国,控制中立国态度最根本的就是引导其认识到你的敌人就是他的敌人,你的目标就是他的目标。”(109页)保持与中立国的友谊,引导中立国认识击败敌国的好处,形成坚固的对敌阵线,为达此目的,各国宣传不择手段,花样百出。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真实生动地说明,100多年前的一战中,美、英、德、法各国如何进行宣传:美化本国,抹黑对手,激励本国,瓦解对手,拉拢盟友,打败对手,全书21万字,从文字量来说,本篇笔记只能反映其所说宣传技巧的1%。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现在还是这样,如果他们认为谁是对手,就使用这种宣传舆论战来搞垮它。举世皆知的例子,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战前进行舆论宣传战,声称伊拉克境内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不把伊拉克政权推翻,整个世界都会遭殃,出兵伊拉克是为世界主持正义。用彻头彻尾的宣传谎言,公然欺骗全世界,厚颜无耻美化自己,费尽心机抹黑对手。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在他的《畸变的媒体》一书中,讲了两个美国电视宣传如何丑化抹黑中国的案例。一是美国CNN如何报道中国驻南使馆被炸:

    画面:中国使馆被炸的断壁残垣······

    CNN主播报了这段新闻后以调侃的口气加了一句:

    “哦!!!我们可不是真的要炸你呀!”主播在报此段新闻时面带甜美的微笑,而不像报道9·11事件时庄严肃穆的样子。

    当晚的脱口秀主持人在被炸后的中国使馆的画面前讲笑话:“中国的使领馆有腿吗?怎么往美军飞弹靶场跑?”满场哄笑。

    接着说:“对了!别那么激动嘛!难道只有中国人才能杀中国人?!”

    另一个是CNN如何报道南海中美撞机事件: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CNN报完此段新闻后,女主播问男主播:

   “那个中国战机驾驶员叫什么?”

    “WANGWEI(王伟)!”

    “什么?WRONGWAY?哦!!!怪不得会往侦察机上撞!原来他名字就叫WRONGWAY(走错道)。”女主播笑道。

    (《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2003版第204-205页)

 

 

     炸馆撞机,侵犯中国,还侮辱中国,丑化中国,一副阴腔阳调,一种霸主逻辑,精心设计的画面,卑鄙无耻的宣传。又如何英博士的《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一书,系统研究了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揭示美国是如何有计划全方位抹黑中国的,偏见之重,敌意之深,用心之险,语言之鄙,触目惊心。

 

 

    这段阅读经历,自然有其原因。由于一段时间感觉处处有传播,时时有宣传,而自己对传播无知,于宣传外行,应当抽出时间,补充相关知识,于是收集了一堆传播学经典,包括美国人拉斯韦尔这本书,沉浸其中,耗时不少,但是了解了传播学基础概念,认识了西方的宣传本相。重审美国,审视它的传播哲学是重要内容;重审美国,看现在华盛顿政客口中有几句话能信?感谢拉斯韦尔,把西方舆论宣传的欺骗性彻底揭露出来,一本很好的认识西方宣传的教科书。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茹歌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4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4人点赞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家在闵行2025-09-15 19:54:18

    西方国家现在还是用过去那一套在做宣传,而且由于互联网的运用,他们舆论宣传更是有恃无恐。

    举报

  • 嘉敏2025-09-15 17:20:07

    重审美丽坚的传播之道,当大有裨益!谢谢吕先生分享心得!

    举报

  • 郑寓2025-09-15 17:13:44

    美化自己--抹黑对手--拉拢盟友--取胜,是一切宣传的核心,谢吕主任[强][玫瑰]

    举报

  • 大笑之余2025-09-15 09:04:11

    文章非常棒!不经过认真研究写不出来这样的好文。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 你没有登录

收藏夹名称

×
×
评论
点赞
分享
导出图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