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舟子新放歌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从“女神”、“女人花”谈起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3月17号 20点 阅读 11624 评论0 点赞5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从“女神”、“女人花”谈起

 

庄关通

 

      “从‘女神’、‘女人花’谈起,谈什么?我想谈些有关写女性美的点滴感受。

 

      1今年三八妇女节那时段,我见到、听到较多的涉“女”词是“女神”和“女人花”。

      “女神”原指神话传说里的女性神,如今民间流行的“女神”泛指女性。3月8日不是“女神节”,而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俗称“妇女节”。 有些人将“妇女节”说成“女神节”,走样了。

      流行“女神”一词后,随即又出现了“男神”,似乎扯平了。

      李安修作词、陈耀川作曲的《女人花》,好几位著名歌手都唱着,还有“男版《女人花》”、“京剧版《女人花》”。我琢磨,“女神”后出现“男神”,但《女人花》一曲后,恐怕谁也不会为“男人花”谱曲、填词,哪个喜欢女气满满的娘娘腔?

      三八妇女节,应该热情地向女性祝福!那天,我亦由衷地发出了祝福的微信。

 

      2“女人花”这词,是以比喻方式表达女人美丽如花。“女人如花”,即“女人——花”。

      我国古籍中,曾有菊花的别名“女华(花)”,紫玉兰(木兰、辛夷)的别名“女郎花”,就是没有哪种花叫“女人花”。网上很多人在解释什么什么是“女人花”,五花八门,都没有可靠的依据。个别无厘头没事找事,想入非非地出示“女人花”,极低俗!

 

      3的确,我国古人喜欢用美丽、鲜艳的花朵比喻美女,因而留下了许多以花喻女的成语,例如“如花似玉”、“花容月貌”、“出水芙蓉”、“杏脸桃腮”、“天姿国色”、“桃羞杏让”等等。

      以花喻女,很传统,很普及,也很多姿多彩,但写女性之美,如果单单用“花”来比喻,则远远不够。

      所以应当说,比喻女性之美的喻体,并不局限于“花”。 《诗经·硕人》以28个四言分句赞美卫庄公夫人姜氏,其中竟用6个分句描写这位高挑美女的面容。她的面容绝对是“天姿国色”,但6个比喻里没有一个是用牡丹花或别的什么花儿的: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她的双手,像茅草的嫩芽那样洁白柔滑;她的皮肤,像凝结的脂肪那样白嫩细腻;她的颈脖,像天牛幼虫那样又白又长;她的牙齿,像瓠瓜的子儿那样白净整齐;额,如螓的额,那么神气;眉,似蚕蛾眉,那么漂亮。

      比喻后描写微笑和眼波,容貌齐了,活了——轻巧地一笑,口颊之间显得格外迷人;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炯炯有神。

      这里,没有“花”的比喻,却活生生地展现了桃羞杏让的花容!

 

      4若进一步说,比喻是众多修辞方式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其他如摹绘、夸张等等也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女性之美。

      若再进一步说,要表达女性容貌之美,方法有多种,例如: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在描写中运用贴切的词语形容,或运用各种同义手段。

      就我的阅读印象而言,觉得古籍中写女人容貌美最精彩的句子出于《左传》。它记载桓公元年冬,宋国“太宰”华父督在路上第一次见到“大夫”孔父的妻子,魂不守舍,双眼不由自主地迎接她,继而又欢送她,直至望不见时才开腔:“美啊,艳丽动人!”。

      《左传》在这里只用9个字表达:“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精炼,到位,顶级水平。9个字就间接刻画了孔父之妻的容貌美得能让高官如此失态、倾倒。

 

      5谈到这里,说是“女性之美”,实际上还只是涉及女性容貌(面容)之美。

      “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语道破了女人美的魅力不只是来自其容貌。

      不妨想一想,相亲时,有一定教养的男方第一眼相女方,相的是什么呢?

      梁实秋在他1974年8月写的《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里,细腻地追述过这样三段:第一,他兴奋于大姐对程季淑的评价,因为大姐已陪母亲见了程小姐。大姐说:“我看她人挺好,满斯文的,双眼皮大眼睛,身材不高,腰身很细,好一头乌发,挽成一个髻堆在脑后……”第二,梁第一次与程通电话时,“受了刺激,受了震惊”,“得到无比的喜悦”,因为程处事谨慎,而且“她说话的声音之柔和清脆是我所从未听到过的”,像人们形容歌声之美所用的“珠圆玉润”那样。第三,梁第一次与程见面,对她从头到脚打量一下,感到“她是百分之百的一个朴素的女学生”,“她的脸上没有一点脂粉,完全本来面目,她若和一些浓妆艳抹的人出现在一起会令人有异样的感觉。我最不喜欢上帝给你一张脸而你自己另造一张。”

      1927年2月,梁与程结婚,婚后恩爱47年。梁实秋当年很快钟情于程季淑,表明他心目中的女性之美,不是我儿时唱的歌里所突出的“眼睛大”、“眉毛细”、“小嘴笑嘻嘻”(“三轮车上的小姐真美丽,眼睛大来眉毛细,张开了小嘴笑嘻嘻”),而是涉及女性的面容、身材、装束、神态、言语、心地。

      因此,有一定水平的作者,刻画某位女性的美丽,绝对不会只是傻乎乎地堆砌美辞写面容。

 

      6“女人如花”是一种传统而笼统的审美观念,要真正刻画好女性之美,我以为:一不能局限于以花设喻,二不能笼统地以花设喻。这里,我举一例说明我这个观点。

      朱自清先生有篇散文题为《阿河》,它写出男生“我”对亲戚家一名18岁的女用人阿河的爱慕同情、却无力相助的全过程。这里摘录一段欣赏:

      “她那几步路走得又敏捷,又匀称,又苗条,正如一只可爱的小猫。她两手各提着一只水壶,又令我想到在一条细细的索儿上抖擞精神走着的女子。这全由于她的腰;她的腰真太软了,用白水的话说,真是软到使我如吃苏州的牛皮糖一样。不止她的腰,我的日记里说得好:‘她有一套和云霞比美,水月争灵的曲线,织成大大的一张迷惑的网!’而那两颊的曲线,尤其甜蜜可人。她两颊是白中透着微红,润泽如玉。她的皮肤,嫩得可以掐出水来;我的日记里说,‘我很想去掐她一下呀!’她的眼像一双小燕子,老是在滟滟的春水上打着圈儿。她的笑最使我记住,像一朵花漂浮在我的脑海里。我不是说过,她的小圆脸像正开的桃花么?那么,她微笑的时候,便是盛开的时候了:花房里充满了蜜,真如要流出来的样子。她的发不甚厚,但黑而有光,柔软而滑,如纯丝一般。只可惜我不曾闻着一些儿香。”

      作者在这段中得心应手地运用了比喻、摹绘、夸张、感叹、类比、示现等六、七种修辞手段,立体地灵动地展演了劳动着的大姑娘的风致和活力。

      就比喻而言,除了以“桃花”比喻外,还有6个喻体。而作者用“桃花”比喻,毫不笼统,展示“微笑”时,从桃花“正开”跳跃到“盛开”,继而跳跃到花房里花蜜将溢;如此示现,常人恐怕难以做到。

 

      7中国的封建礼教框死了对妇女的评价标准,民间流行的“郎才女貌”、“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成了衡量的尺子。 而实际上,特别在近代、现代,父母给儿子确定婚姻时,看女方,外表形象会重视,但同时更重视才智、健康、品德,他们不会要林黛玉、要王熙凤,尽管两个都是“女貌”如花,但一个缺健康美,一个缺道德美。

      话锋转回写作。要写好关于女性之美的文章,无论是篇幅较长的女性人杰的特写,还是刻画女性的一般散文,都可能写到貌美,但这方面内容肯定不是主要的。

      曾有人要我介绍几篇写女性的优秀散文,学习、借鉴,我难住了。要我说出自己敬重的中国女性,倒不难,比如当代,就有宋庆龄、冰心、林巧稚、林徽因、秦怡等等;要我找出三、四千字的写女性的美文,不容易。我翻了自己书架上的几本中国散文精品集,只挑到两篇:一是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二是黄宗洛先生的《小妹是我姐》

      我反复阅读这两篇,非常钦佩黄宗英的高尚人品和担当毅力,非常敬重蔡芸芝老师竟能那样深入、细致关爱学生,使魏巍无法忘却。

      我感到,它们之所以真实性、文学性、可读性都比较强,是靠作者的观察积累,靠作者的写作功底,靠作者的优良文风,靠作者的独创精神。

 

      8最后,我留给自己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一,烈士殷夫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诗句:“姑娘,你很美丽,/但你不是玫瑰,/你也不是茉莉……”

      有两篇小说,为什么喜欢用同一句貌美女子无奈的感慨:(我)“情愿自己不是一朵娇艳的花,而是一片朴素的叶子,长在丈夫的枝上……”

      其二,有人评论《女人花》的歌词说,“这首歌曲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女性形象,她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柔弱和依赖,而是一种坚强和自信的形象,她们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也有自己的独立和自主。”这观点正确吗?

 

                          (2023年3月12日草稿,3月17日下午修改)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51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51人点赞

本文作者

老舟子新放歌

学而不厌,助人不倦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