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9月22号 18点 阅读 10644 评论12 点赞3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今天上午送月饼
郑鼎文
昨晚与有车的女婿联系,趁他今上午有闲时间,我便与老伴儿及女儿随他去老家给兄弟们和亲戚送月饼。女儿还要看望她的姑姑等人,于是又带了几箱牛奶。
我们先去不远处的食品厂买月饼。老伴儿叮咛了几句话,我说不用你操心,买几份月饼,都给谁送,我早就想好了,你就放心吧。
买好月饼后,我们就随车上路了。先后给三位在家的兄弟和三位亲戚家送了月饼。因为要去的地方较多,因而不能多停留,每家只坐十几分钟,互相问候问候,拉拉家常,根据各人情况说些关照的话,前后用了两个来钟头便赶回来了,因为还要给上学的孙娃做饭,故只能匆匆而去匆匆返回。
端午节前送油糕,中秋节前送月饼,这件事我已经坚持了大约七八年了。尽管家庭中有时有点不同意见,比如人家都不送,你为啥年年要送等等,但我依旧我行我素,说服家人就是了。时间一长,他们也都认同我的做法了。越来越没有不同意见了。
我想这做人处事,总得讲点品位,总得尽量有个高姿态才好。虽然有“礼尚往来”的传统说法,但也不一定拘泥于此。各家情况不同,家境稍好一些有条件的,理应做得更好点。只对自己有要求,没有必要对他人有什么苛求。在这尘世之上,为了维系亲情和兄弟之情,保持一种和谐的良好的关系,总得有人带个头吧,总得有人做得好些吧。决不能认为单向的送是吃亏,是有些傻。实际上,在这方面坚持做得好的,总会受到赞赏,受到尊敬,这不就够了嘛,尽管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更重要的,在我们希望人际和谐、社会稳定的如今以至更久远些,我们不是总要拿出点实际行动么,怎能做那种“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呢?我们不是经常讲“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么,不是经常说待人要好、要乐善好施么,如果对常来常往的亲兄弟和亲戚也薄情寡义,那还有什么人情味儿呢?还有什么资格说这说那甚至高谈阔论呢?
送月饼途中想到这些,说出来,也算表明心迹吧。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在人情往来越来越淡薄的今天,老师仍然能坚持节日的仪式感,难能可贵。我女儿因为在外地工作成家,但总要对我们有所表示,寄礼品券,月饼螃蟹,这是我们家的传统。我给父母送节礼一直坚持多年,妈妈去世后,给爸爸一个人送,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我今年八月初三就送过去了,让他老人家早点享用美酒美食,感受子女的一份孝心。我有两个侄女也是每年都给我们送,我说以后不要麻烦了,我妯娌说,走走才亲呢,平时大家都忙,联系越来越少,借着节日也算是亲近亲近。女儿远嫁,有侄女的看望,我深感弥补了我们很多的寂寞和遗憾,很支持老师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就应该亲戚长辈走动走动!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