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04号 07点 阅读 10271 评论13 点赞4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功过有界 警钟长鸣 唐德华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7月29日,大学同学群里的一则消息,却让我心头骤起寒意——同窗董某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海油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福建省龙岩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消息传来,我久久无法平静。作为与他同班(中队)的大学同学,既曾为他从农村学子奋斗成正厅级干部的历程倍感自豪,也为他最终偏离人生航向、辜负组织培养而扼腕叹息。在此,我坚决拥护中纪委的查处决定:反腐倡廉没有特殊,纪律红线不容触碰,这既是对组织负责,更是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深刻警醒。
回溯董某某的成长轨迹,他曾是我们155名同学中的标杆。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机系的四年里,他留给大家的印象始终是忠厚老实、勤奋刻苦。身为农村出身的他,格外珍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份拼劲让许多同学记忆犹新。1982年2月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林源炼油厂担任技术员,从此与石油炼化行业结下不解之缘。十年间,他从技术员起步,一步步成长为工程师、车间副主任,继而升任副厂长、厂长;2004年转入中海油后,仍坚持深造,攻读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最终走上集团总经理助理、炼化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等重要岗位。这一路的晋升,离不开他自身的刻苦钻研与拼搏进取,更饱含着组织多年的悉心培养与信任。
董某某深耕石油炼化行业30载,堪称业内资深专家。他曾斩获IPMA国际项目管理卓越大奖、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过往工作的肯定,更印证了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厅级干部的道路何其不易。
然而,功过不能相抵,底线不容逾越。董某某的案例,最痛彻的教训莫过于“防微杜渐”四字。或许是在一次次看似寻常的“人情往来”中放松了警惕,或许是在权力带来的便利中模糊了原则边界,最终让他从曾经的“好干部”一步步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这深刻提醒我们:人生如航船,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廉洁”的航向。反腐倡廉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象于每一次选择中——不该拿的钱,一分也不能碰;不该收的礼,一件也不能要。唯有守住做人的底线、做事的原则,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站得稳、行得正。
退休8年,本以为可“安全着陆”,谁知仍被查处。东窗事发,既彰显了党中央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也印证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铁律。客观而言,组织给予领导干部的待遇,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与普通群众相比都已十分优厚。然而,若个人经不住诱惑,执意要贪、敢贪,最终必然身陷囹圄。
我们身为普通人,虽未身居高位,董某某的案例同样为我们敲响警钟: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纪律、敬畏人民、敬畏手中哪怕微小的职责权限。他的经历清晰地告诉我们,个人的努力与组织的培养,若失去了廉洁这一基石,所有的成就终将化为泡影。
愿我们都以董某某为镜鉴,既铭记奋斗方能成就人生,更要坚守“清廉”二字,让每一步前行都走得踏实、端正。这既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组织、对家庭、对人生最根本的交代。 *图片为AI生成
|
信纸作者:大海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