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4月27号 10点 阅读 10057 评论1 点赞5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昨天天气晴好,中午的时候我去蓬莱公园散步,晒太阳。在回家的路边上等红绿灯,准备过马路。这时有个男子走到我的右手边,用普通话与我搭讪,他说:“我是从南京来出差的,搞IT工作,联系不上老板,很饿,没钱吃饭,你能借点钱给我吗?以后还你”。
IT行业是一个涵盖广泛的信息技术产业,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提供信息处理、存储、传输及服务。
我心中暗想:外地来沪工作不容易,他有困难,我帮点忙是应该的,就匆匆忙忙地看了他一眼,年龄大约50多岁,满口牙都被香烟熏得发黑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左手边又多了一个男子,搭讪说:“阿姨,我妈快80岁了”,我并不在意,没搭话。
我的身后有好几餐馆,如振鼎鸡馆、牛肉面馆、菜饭馆等,我怀着同情心拿出100元钱,递给了右手边的男子。没想到左手边的男子竟对我说:“不够,还差80元”。
此时的我,隐约察觉到有点不对劲,他们有腿有脚,是完全正常的人,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被人资助还要嫌少?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说:“我的退休工资不高,已经尽力了,如果嫌少就把100元还给我吧?”他们没有还钱,还说:“联系方式也不用留了”。
对面马路的绿灯亮了,我就急忙走了过去。回头再看,那两个人早已不见了踪影。
回到家里越想越不对,感到可能被骗了,安慰自己:如果他们真的是有困难,我已经尽力了,如果是被骗的话,就当作“破财免灾”吧。
我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讲,一五一十讲给好朋友乐老师听,她说:“你肯定是被骗了,他们两个人窜通作案,骗术高明,专骗老年人。他们利用老年人的同情心,反应迟钝,即使发现被骗,腿脚不利索也追不上。你今后一定要提高警惕”。
老年人是个弱势群体,提升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想不到我从不接陌生人的电话,不随便点开任何链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贪图小便宜而扫描二维码,也会上当受骗?
老年朋友们,您能告诉我这个《一百元的故事》,是助人为乐了?还是被骗了吗?
信纸作者:晨兰之珠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