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02号 07点 阅读 8006 评论5 点赞3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的老班长 张建达
作者(左)与老班长
我的老班长名叫刘登东,与他分别已四十五年。多亏宁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同志们的热心帮助,我们终于重新取得了联系。这不仅是我寻回了恩师般的兄长,更是战友们找回了当年并肩战斗的伙伴,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老班长是我们踏入军营的第一位引路人,是亦师亦友的老兵典范。从地方青年蜕变为合格士兵,是他手把手教我们军事技能,带我们适应严格的部队纪律,督促我们整理内务,更教会我们如何当好新兵、与老兵融洽相处。
新兵训练的记忆尤为深刻。一次夜间紧急集合,我在慌乱中忘了穿大头鞋。零下近二十度的严寒里,老班长命令我们赤脚踏过结冰的田埂和麦茬地返回营区。刺骨的寒冷直钻心底,这一幕却成了锤炼我们钢铁意志的开端——我们都明白,这样的历练对人生起步有多重要。
回到麦草铺垫的大通铺旁,洗去脚板余温融化的泥巴时,老班长默默提起炉子上温着的水桶,往盆里倒水。水依然带着凉意,可那份无声的关怀,却让我们心头滚烫。正是老班长对新战友这种严慈相济的态度,让我们渐渐从心底里认同了部队的规范,养成了自觉遵守的习惯。
文中老班长
他常给我们讲起部队会操的情景。看他端起56式半自动步枪,一个标准的刺杀动作,伴随沙哑却震耳欲聋的“杀”声——那声音穿透力极强,他的身影,就是我们心中军人气概、威严与胆略的化身。
操枪训练多在严寒中进行。记得那天阳光虽好,气温却低至零下二十二度。赤手紧握冰冷的枪身,寒意瞬间刺透手指,指甲缝都冻得皲裂。正是老班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领我们克服高寒缺氧和种种不适,让我们真正读懂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那年很特殊,新兵训练时间缩短,适应性、实战化训练一结束,我们便补入连队。老班长去了六班当班长,我分到九班,自此各自投入执勤训练。他对我们的直接指导少了,但那纯朴高大的形象,始终矗立在我们心中。年底,老班长收拾好背包退伍回乡,看着他告别心爱的部队、哨位和战友,我们心里满是不舍。
作者(右)与老班长
时光荏苒,多年后终于联系上老班长。得知他回乡后,依旧默默为社会发光发热:养育的三个子女已成栋梁;担任村支书四十年,为新农村建设尽心尽力。这不正是我们最该向老班长学习的精神本质?不正是新时代退役军人永不褪色的本色写照吗!
我们这代人,军旅情怀早已融入血脉,战友情谊永远铭记心怀。往昔虽难追,但老班长在微信群中“归队”,恰似新程的号角。让我们在老班长的精神感召下,播撒社会的温暖,守护战友的真情,铭记那段熔炉锻造的岁月,赓续属于退役军人的铁血荣光!
|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